摘要
本設計為包頭鑫泰印刷廠單層廠房,結構承重體系為輕型門式剛架體系。主要設計內容為建筑設計、結構設計、PKPM進行校核及3000字的中英報告。根據建筑設計中的工程做法,計算出結構的荷載值,驗算地震、風荷載作用下的側移;設計計算圍護結構:檁條和墻架梁;驗算構件抗彎、抗剪強度及撓度;計算內力及內力組合,找出最不利內力驗算,驗算柱、梁構件看其是否滿足要求;進行梁與柱、柱腳的節點設計;跟據地質資料進行基礎設計。應用PKPM進行精確計算,以驗證手算的準確性。3000字的中英文報告,主要考察本人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專業英語的掌握。
關鍵詞:門式剛架、荷載組合、內力分析、結構驗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single-storey factory plant of XINTAI printing plant. This structural loading system is a light portal frame system. Key designs includ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PKPM checking and a 3,000-wor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report.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he load structure, check the earthquake and wind loads under sway; design and envelope : purlin and wall-beam; Checking component bending, shear strength and deflection;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internal forces combination, identifying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inner force checking, checking columns, beams to see whether they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Beam, column and Node-foot; the bas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geological data. Use PKPM software to do accurate calculation to verify hand-counting discrepancy. The 3000-word Chinese and English report is mainly to test my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grasp of English.
Keywords:Portal frame Load combinations Stress analysis Structural calculation
目 錄
第一章 設計原始資料
1.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一門式剛架結構廠房,為彩色印刷生產線新建,廠房位于包頭市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
1.2設計原始資料
氣象
極端最高氣溫 38.4攝氏度
極端最底氣溫 -30.4攝氏度
日最大降水量 100.8mm
年主導風向 北
最大風速 25m/s
最大集雪 210mm
冬季相對濕度 55%
夏季相對濕度 40%
地質,地震
最高底下水位 -9.0m
標準凍結深度 -1.50m
經勘察知地基承載能力標準值為150kpa,無不良地基
地震設防烈度 8度
設計參數
車間防火等級丁類三級
冬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19攝氏度
廠房采暖按18攝氏度設計
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 27攝氏度
不上人屋面活荷載 0.5
風荷載 0.55
雪壓 0.35
積灰荷載 0.3
1.3設計其他資料
車間長42米,寬12米,附屬員工休息室建筑面積36m2(設置附屬跨,具體設置自定,高度自定),貨物起吊高度5米。車間采光面積比為1/6-1/8,車間地平荷重10kN/m2,均采用水磨石地面,全部地平待設備基礎完工后再施工。廠房設3.33.6 m2及2.42.4m2大門各一個,大門上設有人行小門,門上有擋雨蓬,外挑900mm.在第1、2軸線間有一標高為3m的操作平臺,平臺面積不小于15m2 ,用剛柱支撐,上部荷載標準值為2.0KN/m2,設剛梯,平臺護攔。車間內設橋式吊車一輛,軟鉤,吊車級別為3級(輕級工作制)。具體次數如表1.1所示:
吊車梁及平臺(完)
第二章 建筑設計說明
2.1工業建筑設計應滿足的要求
2.2工廠總平面圖對廠房平面設計的影響
2.3平面設計
2.4剖面設計
2.5立面設計
2.6采光通風
2.6.1天然采光
2.6.2通風設計
2.7排水設計
2.8平臺設計
2.9建筑構造做法
2.9.1散水做法(水泥沙漿散水)(98J1)
2.9.2坡道做法(水泥鋸齒坡道)(98J1)
2.9.3地面做法(水磨石地面)(98J1)
2.9.4內墻做法(水泥沙漿墻面)(98J1)
2.9.5外墻做法(清水墻墻面)
2.9.6墻板做法(彩色壓型鋼板)
2.9.7踢腳板做法(大理石踢腳板)
第三章 結構選型
3.1鋼結構的特點
3.2輕型鋼結構的特點及應用
3.2.1材料選用
3.2.2變形規定
3.2.3構造要求
3.3構件選型
3.3.1. 屋面板及墻板選型
3.3.2.檁條及墻梁選型
3.3.3.吊車梁及軌道
3.3.4. 剛架柱與剛架梁的選型
3.3.5.抗風柱與肩梁選型
3.3.6.基礎及柱腳選型
3.3.7支撐布置及選型
3.3.8檁條及墻梁布置
3.3.9.檁條布置
3.3.10.檁條布置
第四章 結構設計
4.1基本設計規定
4.1.1設計原則
4.1.2材料選用
4.1.3變形規定
4.1.4構造要求
4.2檁條設計
4.2.1檁條計算
4.2.2檁條的布置、連接與構造
4.3墻梁設計
4.3.1墻梁設計
4.4抗風柱設計
4.5吊車梁設計
4.6剛架內力計算
4.6.1剛架荷載計算
4.6.2剛架內力計算
4.7剛架側移和截面驗算
4.7.1側移計算
4.7.2剛架構件截面驗算
4.8剛架連接節點設計
4.8.1剛架梁柱連接節點設計
4.8.2剛架跨中節點設計
4.8.3柱腳設計
4.8.4牛腿設計
4.9基礎設計
4.10平臺設計
4.10.1平臺板
4.10.2板的內力計算
4.10.3次梁設計
4.10.4主梁設計
4.10.5平臺柱設計
4.10.6樓體及欄桿設計
第五章PKPM計算結果
參考文獻
1 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2 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2)。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3 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4 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5 《鋼結構設計手冊》(上、下冊)。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6 《房屋建筑學》。第三版,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建筑大學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7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李國強、李杰、蘇小卒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8 《鋼結構》。第二版。魏明鐘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9 《多層民用鋼結構房屋設計》。郭兵、紀偉東、趙永生、宋振森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10 《輕型鋼結構設計指南》。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11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孫維東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2 《結構力學》(上、下冊)。第二版。包世華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13 《鋼結構連接節點設計手冊》。第二版。李星榮、魏才昂、丁峙琨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致 謝
四年的大學生活即將在此次設計后結束, 我首先感謝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給了我這次參加畢業設計的寶貴機會。因為畢業設計不僅是對對本科四年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我們綜合素質的檢驗。我還要感謝在這次設計中給了我很大幫助的陳明、萬馨、王珊及曹芙波幾位老師。尤其感謝我們的指導教師陳明老師,在他的悉心指導和大力幫助下我才得以順利的完成設計,同時也要感謝其他幾位老師也能在我的設計中給予幫助和提出寶貴的意見。還要感謝我們組的其他同學,能在我遇到問題時友善、及時的幫我解決,并在老師不在的情況下給我講解一些設計中常見的、需要主義問題,使我少走不少彎路。所以再次我對給予我幫助的人表示衷心感謝。
畢業設計作為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所學所長。在不斷的學習和交流中,勇于創新,努力奮進,并積極發揮團隊精神。在畢業設計中,利用自己的所學及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老師的指導,把欲到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的這個過程,是我此次設計感觸最深的。我在同學們討論中也能學到知識,在指導教師的講解中也能認識的自己的問題。就是這些積累才使我完成了設計。
此次設計不僅使我鞏固了以往所學習的知識,還學會了把這些知識有機的聯系成一個體系,使的我對所學專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在即將結束的大學四年學習生活中,有老師辛勤的教誨,父母的諄諄告戒,同學間純潔的友誼,使我在美好的大學時光里完成了所有的學習內容及畢業設計。同時,也鍛煉了我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在各位指導老師的指導和同組學生的幫助下,順利并按時地完成了本次畢業設計要求的所有任務。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更為以后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您需要查看本篇畢業設計全文,請您聯系客服索。